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,阿克苏市依干其镇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立足资源优势,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。经过多年实践,该村大棚蔬菜种植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种植模式日趋成熟。尤其是近年来,通过改良棚体结构、引入新品种和优化栽培技术,大棚蔬菜品质与效益稳步提升,现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从传统种植到设施农业的转型
1995年以前,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与周边乡村一样,以种植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传统作物为主。由于人多地少,土地经济效益有限,村民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。为改变这一状况,**依托城郊地理优势,果断调整产业结构,引导村民发展设施农业。
“我是1992年来到阿克苏的,那时候就开始种菜。”蔬菜种植户陈林先回忆道,“当时的温室非常稀罕,种出来的菜能提前两个月上市,价格也很高。”然而,推广初期面临两大难题:一是大棚建设前期投入高,普通农户难以承担;二是村民缺乏蔬菜种植经验和技术,不敢轻易尝试。
为解决这些问题,**积极行动,通过集资和集中劳动力的方式,修建了175亩温室,并专门从山东聘请技术员指导农户。“每个技术员负责10户左右,手把手教我们种植西红柿、辣椒等蔬菜。”陈林先说,“两年后技术员离开时,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,能够独立种植。”
规模扩大 品种丰富 效益提升
在**扶持和农户努力下,2000年后,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的大棚蔬菜规模迅速扩大。截至目前,该村已建成温室大棚464座,占地面积1860亩,形成规模化的蔬菜产业基地。种植品种也从最初的寥寥几种,发展到如今的辣椒、黄瓜、番茄、茄子、花菜、西兰花、松花菜等上百个品类,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,还为村民提供了“家门口”就业的机会。
“以前冬天只能吃白菜、萝卜、土豆,根本见不到新鲜蔬菜。”蔬菜种植户尉洪高感慨道,“现在通过温室大棚种植蔬菜,收入提高了,生活也越来越好,房子、车子都有了,还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。”
科技赋能 大棚升级 产业提质
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,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的大棚设施也在不断升级。早期的大棚以土墙和木质结构为主,造价低但抗灾能力弱;后来逐步升级为砖混结构,抗风抗压能力显著增强。2022年,镇村两级通过招商引资,引入阿克苏疆来都市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投资7200万元建成78栋新型温室大棚。
“新型温室配备了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、电脑通风系统和电子控温系统。”村委会委员李波介绍,“这些技术可以精准调控施肥量、用水量和温度,大大节省了农户的种植时间,让他们能更专注于蔬菜管理。”
展望未来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
如今,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的大棚蔬菜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“聚宝盆”。村党支部书记马建星表示,未来该村将以绿色大棚蔬菜为核心,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渠道,通过科技赋能、产业带动,从技术革新、市场拓展、产业融合三方面发力,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,让“大棚经济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。
结束语:在这个曾经“冬天只有土豆白菜”的村庄,如今通过一张智能温控网、一套水肥系统、一条产销链条,让“菜篮子”变成了“金饭碗”。它的实践印证:农业现代化不是高大上的概念,而是写在土地上的共富方程式。